来源:福建新闻网|时间:2016-11-21|栏目:科普
亮全兄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产品获多个荣誉。记者 白菲斐 摄
亮全兄弟食用菌合作社与21户贫困户签订的帮扶协议。记者 张世鑫 摄
南漳县双坪村是全省里有名的贫困村,资源匮乏、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的原始经济模式始终阻碍着双坪村村民脱贫致富。青壮者外出务工,年老体弱者驻守村里,即使有脱贫的梦,也没有脱贫的路。这些残酷的现状让村支书刘家新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
2015年初,襄阳市委政法委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到来,成为刘家新乃至整个双坪村2000多村民翘首以盼的雨露甘霖。他们不仅为村里提供经济财力的支持,更为村民提供了产业发展方向。
正如市委政法委副调研员、驻村干部李秀涛所说,扶贫不仅是要给资金“输血”,还要帮助贫困村民带动产业发展“造血”。扶贫要先扶志,精神上的脱贫才是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。
贫困户家属在亮全合作社分拣流水线上工作。 记者 张世鑫 摄
因地制宜 选好项目做大产业
刚刚立秋的双坪村,远望农田里的水稻、玉米长势喜人,正在进入成熟期,虽然在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,但村里正释放出秋收的活力。
双坪村里四处可见种植香菇的大棚,村支部书记刘家新告诉记者,村里的山林资源比较丰富,留在村里想脱贫的人只能依托现有的资源发展香菇种植,但多数是小打小闹的散户,不成规模。
去年,襄阳市委政法委扶贫工作队到来后,逐户走访村民,确立要以规模化、集约化、工厂化发展香菇种植,以香菇产业为主导的精准脱贫思路。
工作队驻村干部李秀涛说,我们的思路是扶持当地最大的亮全兄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,利用合作社推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,给村民打造多个平台和渠道,村民可以自由选择“入社分红、就地打工、承包代工”等多种方式脱贫。
考虑到贫困户家庭无力管理经营,工作队出面,安排了21户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与“亮全兄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”达成合作协议,联手经营,由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,贫困户提供有偿务工,年底分红。工作队从办公经费中挤出10万元,并多方筹措70余万元,为21家贫困户购买了香菇菌棒21万袋。
据测算,在一年半的生长周期内,每个贫困户保守收入可达2.8万元以上,基本达到国家脱贫标准。
200多万袋香菇菌棒被分别安置在附近的216个大棚内。 记者 白菲斐 摄
亮全合作社种植大棚为贫困户设立的“责任田” 记者 张世鑫 摄
入社分红 就地打工一年挣四万
早上8点30分,记者跟随工作队来到亮全合作社的香菇大棚,大棚内人头攒动,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工人们有的忙着给菌棒脱袋、有的在固定钢棚,各自忙碌着各自手上的活。
亮全合作社总经理王祖亮告诉记者,现在是秋季香菇刚刚开始的时间,还不算是最忙碌的时候,只有日常在大棚做杂工的20多人,等到秋菇上市时,最多得请200多人同时劳动。
记者注意到,这个占地200多亩的香菇大棚,200多万袋香菇菌棒被分别安置在附近的216个大棚内。每个大棚都设立了标识牌,标识牌上都清楚地标注着“社员姓名、家庭人口、种植数量、香菇产量、预计年收入”。
现年46岁的余宏权就是21家贫困户之中的一户,去年工作队到他家中了解到,这个家庭是典型的因学致贫的家庭。此前他家的经济收入,除了四亩农田,就是靠他在外地的工地上干活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余宏权的身体状态已无法胜任工地的工作。余宏权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,选择加入亮全合作社,参加年底分红。
余宏权为记者算了一笔账:在亮全合作社工作的日工资100元/天,一月下来可以拿到2000多元,1万袋菌棒年底分红利润在5000元左右,加上家里的四亩农田和喂养的一头母猪,一年下来收入接近4万元,相比他在外打工月收入3000元的工资,他更愿意在这里劳动挣钱。
承包代工的小组工人正在忙碌为菌棒脱袋。 记者 张世鑫 摄
承包代工 日工资达到160元一天
而在另外一处大棚中,44岁的曾庆香正在和她的三个组员一起,忙碌地为香菇菌棒脱袋。他们从早上6点钟就来到大棚,即使一边接受着记者的采访,她们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,因为对他们来说,活做得越快,收入就越高。
曾庆香介绍说,她们四个人是承包亮全合作社菌棒代工的小组之一。去年,曾庆香和亮全合作社达成协议,四个人联合承包了大棚内13万袋香菇的管理,一年的承包费用是40500元。承包小组只需要按照合作社的要求,把13万袋的工序做完即可。
王祖亮当着曾庆香的面为记者算了一笔账,全年支付给他们四个人的劳务工资是40500元,四个人总工时大约是240个工作日,平均日工资在160元左右。当算出这个数据时,曾庆香恍然一笑,连连惊喜到,“有这多么啊,自己也没算过。”
而像这样承包代工的农户,已经有两家。王祖亮告诉记者,他非常乐意和这些农户合作,因为农户承包的越多,不仅他们挣得多,合作社的总产量也将更大,这为亮全将来把香菇产业做大做强,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。
除开大棚内的劳务用工之外,亮全合作社分拣车间还有十多名工人正在忙碌地分拣着香菇。他们同样是来自村里的贫困户家属,能在这里上班拿工资,相对于之前的零散打工,她们心满意足。
亮全兄弟兴奋地表示将建立香菇交易市场和海外贸易公司。 记者 张世鑫 摄
原先的一片荒山将开发成为香菇交易市场。 记者 张世鑫 摄
产业扶贫 推动双坪走上致富路
双坪村除了是贫困村之外,还是远近闻名的香菇种植集散地。亮全兄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由王祖亮、邓之全两位表兄弟创办。总经理王祖亮不仅是周边知名的“种菇大户”,也是南漳县的“扶贫明星”。
早在2003年,王祖亮就成立了一条产、供、销、贮一条龙服务的合作社,为种植香菇的农户提供一切技术、原料和收购服务,甚至多次赊账给农户种植香菇。但农户的零散发展,种植香菇的利润大部分被外来商客赚走。要想把利润从外来商客手中赚回来,只能自己对接海外贸易,发展自己的外销市场。
2013年,亮全兄弟多次到浙江庆元、福建寿灵进行市场考察,回来后,决定整合农户资源,打造属于自己的香菇产业链。襄阳市政法委工扶贫工作队的到来,不仅为村里脱贫带来的春风,也为亮全合作社扩大规模带来了契机。
扶贫工作队在技术上利用物联网,进一步提高了亮全合作社香菇的产量,同时,还为亮全合作社在资金上提供了更多支持。去年,21户精准扶贫对象分别以合作社社员的名义在镇信用社贷款5万元,这100多万元的资金为合作社的进一步扩大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。
记者注意到,亮全合作社门口机器轰鸣,挖土机、运输车正在络绎不绝的工作。据介绍,这里原先是一座荒山,亮全合作社前期投入130多万资金进行开发。王祖亮指着面前的工地兴奋地告诉记者,“将来这里不仅要建立香菇交易市场,还有海外贸易公司,这将为双坪村打造更加完整的香菇产业链,未来还将辐射到周边县、市的香菇交易,让这里真正成为香菇种植明星镇。”
襄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、市综治办主任王全新介绍说,精准扶贫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期打算,不仅要解决老百姓当前最关心的温饱问题,更要推动整个村民产业发展,只要产业扶贫的路子对,贫困村的帽子一定会慢慢摘掉,整体脱贫也就指日可待了。
荆楚网记者张世鑫 通讯员李秀涛、翟方向、周斌